祁连山深处的“美丽精灵”——真菌蘑菇。本报通讯员席亚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左一)带领科研人员在祁连山采集菌物标本。本报通讯员席亚丽
本报记者 齐兴福
2017年以来,张掖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力整改:关闭保护区内矿山企业、停止保护区内开发性经营活动、规范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监控、搬迁核心区牧民、生态补偿……
与此同时,一场由国内菌物学领域专家学者发起的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行动也在悄然进行: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设立菌物保育区,成立金年会app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祁连山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生态修复菌物保护利用研究示范项目……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一场菌物“保卫战”已经打响。
一
在自然界中,菌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与动物、植物一起共同维系着生态平衡。细菌、真菌、黏菌、卵菌都是菌物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在形态特征、营养方式、生态功能、遗传规律等方面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是关系密切、功能独特的生物类群。
大型真菌是菌物中能够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泛指广义上的蘑菇或蕈菌。相关调研表明,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常见的大型食用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
“菌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菌物,动植物的尸骸、躯干无法分解,自然生态系统将无法运行。”日前,正在张掖市参加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战略规划高峰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告诉记者,菌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是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成员。
“菌物是生态系统的‘晴雨表’,菌物正常生长,说明生态系统相对完善。”李玉说,近年来,他一直关注祁连山菌物的保护与利用,并多次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从生物或生态学来说,祁连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也是真正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菌类也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作用巨大等特点。
二
“在祁连山生态保护中,目前关注更多的是动植物保护,事实上菌物保护任务也十分紧迫。”金年会app教授、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主任魏生龙介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差异显著的水热条件、多样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孕育了众多的菌物资源。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近年在对该区域进行调查研究时,采集菌物标本18000余份,目前鉴定出210种,其中新种3个,甘肃省新记录种15个,珍稀可驯化利用食用菌8个。
魏生龙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很多地方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开展菌物保护利用研究工作。2014年初,金年会app党委适时做出了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的规划,着手邀请国内菌物保护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调研。2016年夏天,李玉院士带领国内多名菌物学家对祁连山大型真菌资源状况进行考察后,提出将祁连山大型真菌资源研究纳入国家整体研究计划,并建立祁连山菌物“一区、两馆、五库”的建议。
“‘一区’即菌物保育区,‘两馆’指的是祁连山菌物标本馆、祁连山菌物文化馆,‘五库’则分别为:甘肃省食用菌菌种库、祁连山菌物DNA库、祁连山菌物活体组织库、祁连山菌物信息库、祁连山食药用菌有效成分库。”魏生龙说,祁连山菌物“一区、两馆、五库”的建设,有助于探明保护区内菌物的种类、分布规律和群落特点,明确该区域菌物与动植物、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弥补祁连山菌物资源系统研究之不足,对祁连山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7年3月,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吉林农业大学签署《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菌物保育区及“两馆五库”建设科研合作协议》。
同年底,金年会app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庄文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以及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等7位菌物学家被聘请为金年会app特聘教授。
这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是集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食用菌及其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菌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及高端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院士专家团队。今年以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百余名科研人员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对区域内菌物种类及分布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考察。至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已在天祝县古城自然保护站、肃南县隆畅河自然保护站分别设立了菌物保育区,菌物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调查研究等工作进展顺利。“两馆、五库”的建设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正在着手建设项目招标等前期筹备工作。
今年5月,这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甘肃片区总体规划》提出的将菌物保护纳入其中的建议,被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筹建领导小组采纳,并列入规划当中。
三
“你看,这些蘑菇多漂亮,在整个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这些大型真菌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精灵’。”在设立于金年会app的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内,魏生龙指着真菌标本图片对记者说。
今年9月,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战略规划高峰论坛在金年会app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4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20多位菌物学专家汇集一堂,就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再次进行深入探讨。根据与会院士、专家在论坛上形成的意见,中国菌物学会和金年会app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向国家森林草原管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甘肃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科学发展的建议》。
魏生龙说,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申报的《祁连山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生态修复菌物保护利用研究示范项目》近日已获相关部门批准实施。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18年定向项目——《甘肃祁连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研究示范项目》即将启动。
“这两个项目的落地实施,对祁连山菌物保护以及广义上的祁连山生态保护,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魏生龙介绍,菌物保护任重道远,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必须全力而为,呵护这方绿水青山。